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洛阳市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以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生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品质稳步提升,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一、全面小康胜利实现 居民收入拾阶而上
(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拾阶而上
十八大以来,洛阳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16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812元,首次突破2万元大关;2021年达到30219元,首次突破3万元大关,较2012年的14603元增加15616元,累计增长106.9%,年均增速8.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22625元增加到2021年的42076元,累计增长86.0%,年均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7776元增加到2021年的17253元,累计增长121.9%,年均增长9.3%。
图1 十八大以来洛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单位:元
(二)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
推动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始终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十年来,洛阳市立足富民惠民,千方百计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居民收入显著提高,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实现基本同步,城乡居民越来越多地享受经济发展成果。与同期的GDP增速相比,除2016年外,2013-2021年分别高于4.9个、0.8个、0.9个、1.0个、1.1个、1.1个、0.7个和2.8个百分点,收入增长趋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图2:十八大以来洛阳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对比表
(三)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十八大以来,洛阳市始终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精准扶贫成效显著;同时,逐步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奠定了基础。十八大以来,洛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增长86.0%,年均增速为7.1%,2013年-2021年分别为9.7%、8.7%、8.5%、7.2%、8.2%、8.0%、7.5%、1.7%、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增长121.9%,年均增速为9.3%,2013年-2021年分别为12.6%、10.4%、8.8%、7.4%、9.2%、9.0%、9.8%、6.2%、8.5%。从收入增速看,各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均高于城镇,年均增速高于城镇2.2个百分点。从城乡居民收入比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逐年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2021年,洛阳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2年的2.91下降为2.44。
图3:2012年—2021年洛阳城乡居民收入比
(四)收入结构日趋均衡
十八大以来,洛阳市城镇化率不断提升,经济结构发不断优化,城乡居民收入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四项收入结构持续转型优化。从调查数据来看,居民收入主要构成仍以工资性收入为主,但比重逐步降低,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在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不断提高。
1.工资性收入逐年提高。十八大以来,洛阳经济保持平稳运行,洛阳市为保障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实施多项增资措施。一是始终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二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工资性收入进一步提升。三是专项附加费用较大幅度的扣除,减税效果逐渐显现。四是进一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整机制,工资和津补贴发放标准规范提升,公车改革、职务与职级并行顺利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收入较快增长,影响带动全社会工资水平上升。洛阳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从2012年的9072元增长至2021年的18003元,累计增长98.4%,年均增长7.9%,对洛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总体贡献率为57.2%,成为收入增长的主力军。
2.经营净收入平稳增长。十八大以来,洛阳市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对标国内一流、中西部最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高标准做好营商环境评价,下大力气打通洛阳高质量发展瓶颈,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政务环境,强化“店小二”意识,聚焦企业的痛点难点,疏通服务的堵点卡点,“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97%,企业开办“一日办结”“一照通行”,项目审批实行“容缺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全省最短,为企业创造良好经营环境。同时,进一步降低就业创业门槛,积极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通过出台有关政策、建设示范项目、树立创业典型、强化资金保障,引导农民工返乡“筑巢”创业,鼓励创新发展和自主经营。另外,大力发展“夜经济”,培育优化“夜经济”业态,使得商户数量和就业岗位均大幅增加,经营时间也得以延长,促进经营收入增长。洛阳市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从2012年的2322元增长至2021年的3958元,累计增长70.5%,年均增长6.1%,对洛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总体贡献率为10.5%,成为收入增长的重要补充。
3.财产净收入快速上涨。十八大以来,随着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城镇聚集效应不断显现,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来到城镇就学、就业、就医、养老、营商,拉动了城镇房屋租赁收入增长。同时,随着城镇居民财产拥有量的积累,居民理财观念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家庭在保障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将闲置资金用来投资股票、基金、理财等产品,以红利、债券、利息、租金等为主要内容的财产性收入持续增长,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从2012年的296元增长至2021年的2022元,累计增长5.85倍,年均增长123.8%,对洛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总体贡献率为11.1%,成为收入增长的新亮点。
4.转移净收入稳步提高。十八大以来,洛阳市聚焦重点民生关切领域,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逐年上调,兜牢社会保障底线,进一步完善城镇困难职工帮扶救助体系,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和孤儿养育救助标准,实现在档城镇困难职工家庭帮扶全覆盖。落实价格补贴政策,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继续加大对困难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和大病保险报销比例不断提高,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医保兜底”、教育减免、落实残疾人补贴、产业奖补等政策,助力贫困人口脱贫,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对贫困在河洛大地成为历史。全市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从2012年的2913元增长至2021年的6236元,累计增长1.14倍,年均增长8.8%,对洛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总体贡献率为21.2%,成为收入增长的主要拉力。
二、居民消费增量提质,生活品质全面提高
(一)人均消费突破2万元
十八大以来,洛阳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创新驱动发展,经济内劲催生,居民收入持续提高,消费供给不断扩大,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领域持续扩张,消费水平不断升级。2021年,洛阳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1563元,首次突破2万元大关,较2012年的9988元增加11575元,累计增长115.9%,年均增速8.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2012年的14927元增加到2021年的28615元,累计增长91.7%,年均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2012年的5785元增加到2021年的13851元,累计增长139.4%,年均增长10.2%。
(二)基本型消费转型高品质消费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消费品市场的日益繁荣,居民消费选择不断多元化,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消费的模式和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个性化服务、多元化服务产品越来越盛行,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消费逐渐由满足于吃穿等基本消费逐渐向旅游、健身、保健等发展享受型消费转变。
1.基本型消费下降。2021年,洛阳居民生存型消费食品烟酒、衣着支出人均为7058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32.7%,比2012年的46.0%下降了13.3个百分点。
2.高品质消费上升。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提高和生活节奏加快,城乡居民更加倾向于选择能使生活变得更便捷舒适的发展享受型消费,发展享受型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增加。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类等发展型消费总体占比为56.4%,比2012年上升15.7个百分点。
图4: 2012年及2021年洛阳城乡居民收人均八大项消费支出占比
(1)居住质量不断改善
随着洛阳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洛阳着力打造“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以项目为载体推进城市更新,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现代化功能实现城市与人的良性互动。启动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以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提质为重点,加快老旧小区、棚户区、工业遗产区、背街小巷和城乡接合部“微改造”,加大城市有机更新力度,努力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城乡居民对居住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居住条件不断改善,成套单元房、单栋楼房成为城乡居民居住标配。2021年,洛阳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53.6平方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52.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54.5平方米。2021年,洛阳居民人均居住类支出为4955元,比2012年增加3246元,增长189.9%。在居民消费中占比由2012年的17.1%提升到2021年的23.0%。其中租赁房房租、水电燃料及其他等刚性支出为1009元,占居住支出比为20.3%,住房维修装潢及管理支出为1223元,占居住支出比为24.7%。
(2)教育文化生活多姿多彩
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消费需求和教育需求更加强烈。十八大以来,洛阳积极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主动融入黄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深化提升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描绘“古今辉映、诗和远方”新画卷。争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书香洛阳”建设,坚持建管并重,建成205座城市书房、278处小游园、1100公里洛阳“乐道”惠民利民、温暖民心,15分钟“阅读圈”“健身圈”基本建成,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另外,从婴幼儿早期教育到课业丰富的老年大学,从在校学生的各种艺体特长班再到成年人提升岗位竞争力的在职教育,教育已经成为居民家庭的一项刚性支出且增长迅速。洛阳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从去电影院、游公园等较单一的娱乐活动向旅游、健身、K歌以及种花、养鸟、钓鱼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转变。2021年,洛阳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为2335元,比2012年增加2165元,增长12.7倍。在居民消费中占比由2012年的1.7%提升到2021年的10.8%。
(3)交通通讯引领消费新热点
十八大以来,洛阳信息产业市场高速发展,洛阳在全省率先实现5G网络县城建成区全覆盖,地铁时代已经到来,航空、高铁、城轨、高速公路、快速路项目加快谋划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立体交通初具规模。“三纵三横三环”高速公路网络越织越密,“一中心六组团”快速路网基本建成,“十字+环线”骨干路网架构初具,省级以上“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数量居全省第一,洛阳正从交通节点城市向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迈进,洛阳居民享受到了交通、通讯高速发展带来的便利,居民社交和出行的需求大幅提升,购置汽车和移动智能电话的升级换代成为消费亮点,居民的出行和通讯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2021年洛阳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2989元,比2012年增加1662元,增长1.25倍。
(4)医疗保健意识不断增强
十八大以来,洛阳围绕“健康洛阳”建设,持续深化综合医改,扎实推进健康扶贫,加强贫困地区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下沉医疗力量,降低医疗成本。持续加快县(市)人民医院提质升级,改造提升村卫生室,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问题。与此同时,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城乡居民自我保健、养生意识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由被动治疗转变为主动预防,洛阳居民的家庭医疗也开始从治病向防病转变,自身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对健康的投资格外关注,各类健身器材、医疗保健器材和滋补保健品迅速进入普通居民家庭,健康消费已经成为消费的新时尚。居民用于日常体检、保健器具、保健用品、滋补保健品和高档营养品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明显增加,医疗支出明显增长。2021年洛阳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1869元,比2012年增加1005元,增长1.16倍。
(三)居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十八大以来,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洛阳居民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物质性消费基本得到满足。同时,家用电器也在提档换代,智能互联节能成为消费潮流,电冰箱、空调、洗衣机、彩电全面普及并不断更新升级,越来越多城乡居民添置了洗碗机、烘干机、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等新型家用电器,居民生活舒适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越来越高。移动通信设备的消费更新已经常态化,智能手机逐渐替代了固定电话、照相机等功能重叠的消费品。2021年洛阳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移动电话、空调数量分别为50台、265部、207台,比2012年分别增加31台、73部、62台;农村居民拥有移动电话、空调、微波炉数量分别为294部、129台、20台,比2012分别增加84部、92台、9台。
(四)网络化消费快速发展
十八大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取得创新性突破,电子移动支付更加便捷化,各大电商平台迅猛发展以及现代物流体系日益健全,直播带货、朋友圈团购、微商、代购等一系列潮流的兴起,网购凭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品种繁多以及价格优惠等的优势迅速改变居民购物的方式。网络消费激发了城乡居民极大的消费热情,网络购物呈爆发式增长,并成为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一大着力点。2021年全市居民人均通过互联网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支出同比增长1.1倍。
(五)生活环境持续优化
十八大以来,洛阳在饮水、卫生、娱乐、能源、通信等配套基础设施上进一步完善,居民生活环境持续改善,特别是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深化“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建设“美丽小镇”“四美乡村”“五美庭院”,统筹推进垃圾处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打造100个示范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到50%,完成农户改厕10万户。大力实施县城优化提升工程,加快县(市)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中心乡镇健康发展,打造一批精品特色小镇,提升城市功能品质。2021年,全市有78.4%的户所在社区(自然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99.5%的户所在社区(自然村)垃圾能够做到集中处理;有96.1%的户所在社区(自然村)有健身器材;98.8%的户所在社区(自然村)通宽带。此外,2021年全市居民主要炊用能源为天然气、煤气及液化石油气、电的户占全部户的比重为95.2%。
十年弹指一挥间,回首过去豪情满怀;长风破浪正当时,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洛阳市必将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绚丽篇章,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政和路16号3号楼 电话:0379-69990001,69990029
版权所有:洛阳市统计局 网站标识码:4103000017
豫ICP备11013055号 豫公网安备
410311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