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10月11日至12月10日,全市各地将有近3.5万名普查人员佩戴统一证件、手持PAD或手机,走进近3万个普查小区240多万个家庭,登记700多万人口的普查数据。人口普查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涉及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及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关注度很高。昨日,本报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洛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靳春伟。
问:开展全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定期开展人口普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明确规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我市通过这次人口普查,将全面查清全市人口总量、结构和分布,揭示我市未来人口变化趋势性特征,既为市委、市政府了解市情市力、科学制定“十四五”规划,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依据,又为做好民生工作,实现人民对幸福生活向往奋斗目标提供精准的基础数据,同时也为顺利完成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既定的2025年各项目标任务,加快洛阳副中心建设,打造全省高质量增长极提供必要的统计支撑和保障。
问:什么是人口普查标准时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什么时间?
答:所谓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就是规定一个时间点,无论普查登记在哪一天进行,登记的人口及其各种特征都是反映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规定: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
问:人口普查的对象包括哪些人?
答:普查对象是指被调查登记的人,换句话说,就是哪些人将被调查登记。按照《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人口普查对象是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如何组织实施?
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
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普查什么?普查表有几种?
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需要登记的内容主要包括:姓名、居民身份证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表共有四种,分别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短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普查表》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死亡人口调查表》。不同种类的普查表,普查项目有所不同。
问:什么是普查摸底?
答:普查摸底是指在人口普查入户登记前,由普查员对自己所负责区域内的建筑物进行全面清查,明确普查小区的地域范围、摸清人口及其居住情况、绘制普查小区图、编制《户主姓名底册》并上报摸底数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摸底工作将从2020年10月11日开始,10月31日结束。
问:住户在入户登记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答:为使登记过程更加顺利、登记内容更加准确,在普查员入户登记前,每户最好选择一位熟悉情况的成员作为申报人,如实回答普查员的提问,详细申报每位家庭成员的情况。申报人要提前弄清本户及户内每一位成员的基本情况,如居民身份证号码、户口登记地情况、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和原因、受教育程度、外出家庭成员的现住地址等信息,等待普查员上门登记。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将佩戴统一的证件开展工作,普查员上门时,住户可以先验明普查员身份,然后请普查员进入家中进行登记。
问:很多普查对象都关心普查资料的保密问题,为了保证普查获取的资料不被泄露,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为了充分保护人口普查对象的合法权益,《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对保护人口普查对象的权利进行了严格规定:一是人口普查对象提供的资料,依法予以保密;二是人口普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普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作为对人口普查对象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不得用于普查以外的目的;三是人口普查中获得的原始普查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存、销毁;四是对泄露或者向他人提供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普查对象身份的资料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链接:http://news.lyd.com.cn/system/2020/10/23/031847195.shtml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政和路16号3号楼 电话:0379-69990001,69990029
版权所有:洛阳市统计局 网站标识码:4103000017
豫ICP备11013055号 豫公网安备
41031102000199号